玻璃电熔的发展历史

2022-11-26  来自: 承德新羲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304

         近20年来,一种新概念即“混合熔化”,已日益受到重视。这种概念是:先在熔融的配合料内部通电加热生产大约一半产量的玻璃,再在配合料上方用燃料加热生产另一半产量的玻璃。其目的是要降低每吨玻璃所需热量的总成本,与此同时仍保持如电熔窑玻璃那样的质量。

    另一项主要的新发展是用电熔窑熔化铅晶质玻璃,供机器和手工生产的餐具使用。大约在1964年棒状氧化锡电极投入工业应用,而且为这种电极发明了性能良好的电接触系统,为铅玻璃电熔建立了良好的基础。

    第三项发展,是推广了电加热料道。有硅碳棒、硅钼棒辐射电加热料道、通路的电加热、板状和棒状钼电极电加热料道、氧化锡电极电加热料道、混合式电加热料道、热套法电加热料道、料盆的电加热八类典型的电加热料道

    第四项新发展是采用了“微型电熔窑”,用来生产质优玻璃,其熔化量可低到10kg/h。

    第五项发展,是日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。从这方面来讲,电熔工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。

电熔方法有许多突出的优点,热效率可以高达80%~85%,节省能源,没有污染,消除公害,改善劳动条件。熔制出的玻璃液成分均匀,产品质量高。生产过程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。因此,在国外玻璃电熔得到迅速的推广。